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6-06-12
各教学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落实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求,鼓励教师探索基于网络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文件精神,我院决定启动2016年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 申报课程为学院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有意向在国内主要慕课平台(附件1)上应用推广的课程,必须能够体现和代表所属学科的优势与特色,重点定位于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申报课程需具备良好的建设基础,课程内容适合大规模在线授课。
2. 课程负责人须为我院在职教师,长期承担所申报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效果好,具有创新精神,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具有深度思考,能够全面负责在线开放课程项目建设。课程建设团队至少3人,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分工明确,具有开放共享意愿,能够长期参与在线开放课程的持续建设、教学应用与推广工作。
二、建设内容与要求
1. 完成课程教学改革策划,按照改革思路设计各教学环节,实现课程在线开放。
2.完成课程的设计、教学视频的拍摄及各类教学资源的编制与建设。
3. 设置课间提问、随堂测验、单元作业、课堂讨论等教学任务和教学活动,以帮助学习者有效进行学习并实现教师制定的目标。
4. 保证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清晰、明确,不侵犯第三方权益。
5. 建议将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知识点切割成小单元,每段视频以6-15分钟为宜,最长不超过18分钟。
6. 上传课程内容到学校统一认定的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并保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
7. 课程团队需确保开课期间,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维护课程论坛、讨论区和答疑区,以保证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三、申报及评审程序
1. 申报与推荐。请各系部做好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部署工作,动员、指导教师组织课程团队申报。专业核心课程每个专业最多申报一门,通识课程每个系部最多申报一门。申报课程负责人填写《防灾科技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申报表》(附件2)一式5份交所在教学系部,经教学系部初审推荐后,填写《防灾科技学院在线开放课程申报项目汇总表》(附件3)于
2. 立项评审。学院成立在线开放课程立项评审专家组,采取审阅纸质申报材料、组织立项评审答辩会评审相结合的办法,提出评审推荐意见。
3.公示发文。拟立项的课程在学院内公示,经主管院长审批后正式立项。
4.签订责任书。学院将与批准立项的课程组签订责任书,明确建设任务和建设方案。
四、其他事宜
1.项目建设周期为1.5年,自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学院将对立项建设的项目进行过程控制(附件4)。对建设过程中出现进度迟缓、效果不显著等问题,学校将根据情况停止建设经费资助或取消立项建设资格。课程所属系(部)对课程建设进程、建设内容和建设质量进行监督。对跟踪监测和综合评价不合格的在线开放课程,三年内不得再次申报同类项目。
2.学院资助每门课程1-2万元建设经费,不含制作费和课程团队建设工作量。建设经费依据课程建设任务及申报预算予以批复,视频录制结束后,每月统计录制时间,按录制视频时间的4倍折合学时,计算教学工作量,按月发放。
3. 立项建设的课程,由学校统一联系制作单位,并组织落实脚本制作、视频拍摄、后期制作等工作,落实并支付制作费用。
4. 课程立项后,学院将建设经费一次性拨付到课程所属系部,项目负责人按照课程归属系部,经系部审批后报销。
5. 课程建设完成后,学院对首次在国内主要慕课平台上开放,并被其他院校引入的课程,给予课程组一次性奖励5000元。
6. 在线开放课程是学院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教育教学专项改革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希望各教学单位认真组织,制定好课程建设规划,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附件4:防灾科技学院2016年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进程表.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