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0-11-15
各教学单位:
根据《关于制订2010级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防科发教﹝2010﹞13号)要求,我院即将全面启动2010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审核工作。为顺利完成本项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原则要求
(一)2010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各系应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制订2010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防科发教﹝2010﹞13号附件)的精神和要求,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市场调研、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专家咨询、专题研讨会等形式,高质量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二)公共基础课程所在系部应进一步修订公共基础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优化课程教学大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四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基础上继续适当加大;各专业应密切关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使其共同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中学生课外必修专业素质拓展学分为5学分,在教务管理系统中为单独的课组,学生可通过参加学科竞赛、科技创新、专业学术研究等与专业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获得。具体认定办法学院将陆续拟定。
二、工作进程及要求
(一)
1.教务处下发《关于开展2010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审核工作的通知》,部署相关工作。
2.教务处组织召开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审核工作的说明会。
3.各系继续组织对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和设计。
(二)
1.教务处进一步开发教务管理系统的功能,配合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工作。
2.教务处进一步研究全院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等内容的规范表达方式,提出模板以供参考。
3.教务处提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的撰写体例、内容的模板,以供参考。
4.各系全面完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工作。(1)方案本身须符合指导意见的要求;(2)主干课程的功能、作用有明确描述,其中四阶段的实习课程应纳入主干课程范围加以详细描述;(3)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合理且有详细阐析;(4)形成与培养方案配套的论证报告;(5)公共选修课程为10学分,各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结合学院目前开课的学科门类,明确规定学生在各学科选修课程的学分分配。(学科门类包括:A哲学、B经济学、C法学、D教育学、E文学、F历史学、G理学、H工学、I管理学)(6)各专业应参考指导意见,设计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进程的教学年历;(7)素质拓展课程模块8学分为必选;(8)指定培养方案制订的负责人,进一步做好汇报准备。
5.公共基础课程归属系部论证定稿相关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三)
1.学院按照学科大类,分组逐一审核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核工作拟分为地学工程、电气信息、经济管理、人文外语及公共基础课程五个小组,邀请教学工作委员会成员及相关专家担任论证组专家,采取汇报、询问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汇报内容依据论证报告进行准备。
2.审核日程拟安排如下:
公共基础课程组(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大学语文、大学计算机基础)
具体时间、地点、程序等方面的安排请关注后续通知。
(四)12月1日—12月12日: 修订阶段
1.各专业根据论证会中专家的意见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成定稿培养方案及与之配套的论证报告,以备汇编。
2.各专业教研室组织集中审定各专业理论课程和实习课程的教学大纲;督导组全程参与监督、指导工作。
(五)12月13日—12月19日:汇编、执行阶段
1.各系完成新增课程库信息的补录及2010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务系统录入工作,教务处提供培训和场地服务。
2.教务处负责完成本次本科教学改革的成果汇编。
3.各系负责完成所属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4.教务处依据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安排2010级各专业的下学期教学任务。
三、成果形式
(一)防灾科技学院本科教学改革成果汇编(含2010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级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各专业四阶段实习大纲等)。
(二)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汇编(19本)。
四、其他事项
(一)本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是学院升本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工作,是学院在四年来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大胆的改革尝试,涉及了教学工作领域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希望各教学单位高度重视,为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二)本次论证审核工作的组织和服务由教务处承担,未尽事宜请及时与教务处教学建设科联系,电话010—61596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