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  发布时间:2012-11-12
践行学院精神 弘扬优良校风 转变教育观念 创新人才培养
——在2012年教学工作会议暨迎评动员大会上的总结讲话(摘要)
齐福荣
2012.10.26
2012年教学工作会议暨迎评动员大会经过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开得很成功。本次会议给人的突出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即“新”和“实”。所谓“新”,首先是会议形式新——会上,除了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迟宝明同志作了系统阐述会议主题的教学工作报告外,有关职能部门和各教学系(部)负责人也都在会上结合会议主题和工作实际作了专题报告,各报告见仁见智、精彩纷呈;其次是会议内容新,处处都洋溢着改革创新的理念、思路与举措。所谓“实”,就是会议提出的改革措施以及出台的各项方案求真务实,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总体而言,本次会议可以用四句话概括:理念的提升、思路的厘清、重心的转移、难点的突破。
一是理念的提升。整个会议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进一步转变提升了学院的办学理念。今后一个时期(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时间,下同),学院的办学理念可以概括为:人本治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和谐兴校(原为: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和谐兴校)。
二是思路的厘清。会议吹响了深化教学改革的号角,进一步厘清完善了学院的办学思路。今后一个时期,学院的办学思路可以概括为: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突出特色、提高质量(原为:稳定规模、优化结构、突出特色、提高质量)。
三是重心的转移。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学院今后一个时期教学工作重心的转移,即从原来的以“建设”为中心的阶段,转移到以“改革与建设并重”的阶段,或曰“以改革的思想指导建设、以改革的举措推进建设”的阶段。
四是难点的突破。教学改革的核心与难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本次会议不仅提出了“德育为先、需求导向、能力为重、分流培养、个性发展”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而且还拟定了“分流培养、个性发展”的改革初步方案,标志着学院教育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下面我就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教学改革谈谈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浓缩了教育规律和价值追求的思想观念。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首先要转变、更新和提升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或曰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是新时期最核心的教育理念,是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中也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从本体论的角度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绝对主体地位。大学为学生而建,教师为学生而受聘,教学计划为学生而设。没有学生就谈不上大学,更谈不上教师。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没有教师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学生。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底应起什么样的作用?作为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就必须“以学定教”,即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研究教者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以学生的学习内容来决定教学内容,即学生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有所学,教是为学服务、为学存在的。因此,有学者认为,“以学定教”是新时期的基本教学模式,“学本论”是新时期教学思想的主流。我们常说,大学要有大师、大楼、大气,要有强的师资、高的科研、还要特色鲜明等等,说到底,这个大、那个大,学生本领大才是真正的大;这个强、那个强,学生能力强才是真正的强;这个高、那个高,学生质量高才是真正的高;这特色、那特色,学生有特长才是真的特色。
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正确理解“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并不等于一味地顺从学生,更不是“媚生”。溺爱不是爱,而应严慈相济,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有专家指出新时期高等教育有三方面的目的:一是核心价值观的灌输;二是社会适应与工作技能的培养;三是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开发。一方面教师希望学生更多自由成长,另一方面教师又不可避免要传授给学生不少“现成的知识”,要用既有的价值观影响学生。因为,从学生的角度着眼,正如维特根斯坦反复指出的,如果他一开始什么都不接受,他就无可反思、无可批判;斯普林格(Joel Springer)说:“给孩子不学习的自由会限制孩子未来的自由和幸福。”所以,教育总有强制的一面,没有完全的“自由教育”。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校内发起的“勇博励志班”的课外社团(详见2012年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如何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呢?我认为,一是管理、服务以及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对象为中心)展开。要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个性发展;课堂教学要彻底改变老“三中心”状况,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重点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二是一切制度性安排都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同时在制度设计时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其中(参与程度视工作性质而定)。关于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方面的案例很多,如:美国高校“新生向导”(Orientation)、“书院制”改革探索、“一站式”服务,厦大的免费米饭、天大的爱心帐篷、扬州大学的“谢生宴”、中科大的“隐形资助”……。所以,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要不同程度地交给学生自己去想、去办。
二、必须深化教学改革
为什么要深化教学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外因“倒逼”,二是内因急需。
外因“倒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源下滑“刺痛”了我国高等教育。麦可思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高等教育市场正面临洗牌。当前,一本院校面临的是生源质量的竞争,二三本院校和高职院校面临的是更为严酷的生源数量的竞争。部分高校倒闭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转型中必经的阵痛,高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中的优胜劣汰、公平竞争是大势所趋。生源下滑是中国高等教育新陈代谢的一次挑战和机会,可以倒逼高教改革升级提速。二是大众化的到来和普及化时代的逼近更为高等教育改革打了一针“催化剂”。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学龄青年(18岁~22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毛入学率在15%至50%之间为大众化教育,超过50%为全民高等教育即普及化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达15%,到2011年就达到26.9%,而北京、上海、江苏等一些高等教育相对发达的省市这一数字已超过40%。所以,“上大学”不再难之后,“上个好大学”就成为家长、学生的第一追求。“好”除了“更有名”外还包含“更适合”。这就对大学提高质量、办出特色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而大学内部是什么状态呢?“学生们有的吃着东西翻着闲书,有的塞着耳机打着瞌睡,老师站在讲台上视而不见、照本宣科……(来源于2012年10月8日光明日报)”这样的场景在我们学院的课堂里也并不鲜见。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的班级规模在变,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变,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在变,家长的期望在变,专业和学科发展需求在变,教师的需求也在变,大学的功能与职能都在变……但是,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变,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没有变,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变,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没有变,大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变,大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没有变。
总之,从外到内、从内到外都在呼唤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而“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 “变”势在必行,改革迫在眉睫!
那么教育改革要改什么呢?《教育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已做了系统描述。高教改革主要涉及四个层面: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保障机制,其中人才培养模式是核心。教育部高教司负责人表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基础课程要支持、支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19期)的卷首文中归纳了本科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改革指导思想从“教学改革”转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从知识本位、社会本位的课程观转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观;从传授知识的教学转向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从注重结果的评价到注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
教育改革怎么改?我认为,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走出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桎梏,建立新的学习观、课程观和教学观;要将认知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运用于本科教学,切实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教”服务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实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建构的学习理念,强调知识建构,重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互动与探究、社会实践作为学习的重要形式。上述改革说的都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1998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学者杨志坚认为: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传授、能力和素质培养并使其达到预期培养标准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组织框架和运行方式。
简而言之,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问题。从范畴来看,人才培养模式涵盖了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两个问题,也是大学所最关心的问题。从逻辑上说,课程(这里主要指单门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管理等环节的改革都重要,但是如果脱离了人才培养模式,这些环节的改革就会迷失方向,改革效果也是很有限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之后,教师才是决定的因素。教师对质量的重要性必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选择联系起来才是正确的。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各个国家的大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所获得成功或者进展的也多是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成功或进展。所以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学改革首先要考虑的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包含若干要素,主要有: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布局)、培养方案、课程、教学方法、人文及学术氛围、国际合作交流(国际化)等。(注:国际化的具体内涵:具有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为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学生具有国际交往能力,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外国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培养学生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受制于人才培养目标,或说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则各要素都要进行改革创新,同时要有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作为改革的保障条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
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纲要》中指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并强调三个注意: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课程结构(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和中心环节。“教育实践,就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调整,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进行改革调整。在一般意义上,“课程主要被理解为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所经历的全部经验。”它不仅包括显课程,也包括潜课程。而狭义的课程解释就是“一个教学科目”。本科教育的课程类型,从课程涉及的知识性质分,可以分为五大类: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具技能和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的不同组合及其相互关系就构成了课程结构。课程结构可分为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两个部分,纵向结构指课程之间在时间维度上的相互关联性,横向结构指课程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关联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结构问题。因为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而决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就是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的主旨不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或帮助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它的主旨是要借此来开发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是必须肯定的,但在现代背景中应该重新定位。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
改革需要借助最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去推动。目前,新的无线通讯技术在改变教育中人际交往互动的方式,以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学习资源、学习者建立无边界的体系,网络在线学习迅速崛起,世界已进入新的学习时代,教学的范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因此,我们要在技术装备、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紧跟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研究和运用新技术来推动改革、提高质量。
结合学院实际,我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需求导向、重在素能的原则,是指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意的问题。温家宝总理曾指出:“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袁贵仁部长也多次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那么,对于高等教育到底存在哪些需求呢?说到底不外乎三种——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三是学科专业发展的需求。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潘懋元先生曾有过系统论述。他认为,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复杂的、具有多重性。第一,在基本要求上,社会需要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第二,在具体要求上,社会需要高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的人才结构基本一致,大学生能充分就业。因此,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若要满足社会需求,就不能抛开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而仅仅满足于找到一份工作。第三,高等教育应反映社会具体的不同层次、类型的需求。
在这里,我认为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德育为先” 也是一种社会需求,而且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需求。赫尔巴特说:“教育的惟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最高的目的。”教育目的研究专家怀特在深入研究后提出:“教育目的的中心内容应该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道德自主性的人”“他具有诸如审慎、关心个人利益等一般性的品质(也包括派生出的诸如勇气与克制等品质),如果从更广泛的角度来考察,还应该包括那些更具有道德意味的品德,如:仁慈、公正、诚实、宽容、讲信用”;“审慎、勇气、克制、仁慈以及明智、思想独立、智慧、幽默和活力等品质是受过教育的人的特征”。199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高等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认为:“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意味着需要高度专业性的专门知识,而且还充分意识到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文化、环境和社会问题。加强高等教育机构对于提高伦理道德价值观在社会中的作用并强调在未来的毕业生中培养一种积极参与的公民精神,对于高等教育机构本身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 年发表的《21 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则进一步认为:“高等教育本身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必须进行从未要求它实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以使我们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价值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一味的经济考虑,而注重深层次的道德和精神问题。”可以说,现代或未来世界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问题,也不是物质文明问题,而是精神文明问题。在精神文明中,核心是人的道德境界、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问题。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素能结构中居于首要位置。因此,我们必须把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狭义的理解其对应于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后的“出路”。高校学生的出口无外乎三种:就业、升学及创业。
无论是社会需求还是学生自身需求都是多样的、复杂的,需求的多样性必然导致培养目标的非唯一性。大学不可能满足社会的所有需求,大学也不可能完全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个性化”只能是“类”的概念。适应社会需求与大学的内在精神品质应该是统一的,但大学适应社会的需求应该是一种主动的适应,不是被动的适应,不能把适应社会的需求简单地理解为迎合社会的需要。需求导向就是“力所能及、尽力而为”的适应需求。
对于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结构的设计,《纲要》指出重点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专业或职业能力)。对于防灾科技学院而言,培养学生的“公益精神和公益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防灾救灾能力等。
二是兼顾效率、注重公平的原则,是指在“分流培养、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公平与效率”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是任何改革都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改革开放初期讲究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新形势下要讲求“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或公平与效率并重)”。
高等学校的公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机会公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条件公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自己满意的学习与生活资源;结果公平——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自己满意的学业成绩和毕业出路。因此,我们除了要倾力培养好所谓拔尖创新人才之外,必须同时要千方百计更加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帮扶。
三是差异推进、兼顾均衡的原则,是指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选取上不搞一刀切,条件成熟一个上一个,试点成功一个推广一个;要保重点,就是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防灾减灾事业发展急需的专业领域以及建设发展基础较好的专业领域。
四是各司其职、协作分工的原则,是指在改革任务分解方面各有侧重、相互衔接,是一个“流水线”似的系统工程。具体而言,学院层面——顶层设计、有效服务(资源保障与配置)、引导督查、评价激励;系部层面——学科专业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引导与服务;教研室层面——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人才培养方案制(修)定;教师层面——课程改革(内容、方法、评价)。
五是试点先行、项目推动的原则,是指在推进工作的具体举措上借鉴教育部的通行做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更不能坐井观天、不思进取!要搞好统筹规划、系统设计,要虚心学习、不懈探索、扎实工作,认真践行学院精神、弘扬优良校风,改革创新,争取早日把学院建成合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实现高水平防灾特色大学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基础!